发布时间:2025-02-21 17:48:26    次浏览
海峡之声网北京7月26日讯(记者魏文利、金艳)国家减灾办副主任、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杨晓东26日回应如何确保所发布的灾情信息及时和准确时表示,民政部救灾司和国家减灾中心建立了全年365天、每天24小时的应急制度,实时统计分析、评估、上报和发布灾情。针对特别重大灾害过程,视情派出专家组和技术人员开展灾情现场核查工作。在26日民政部举行的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,国家减灾办副主任、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杨晓东分析说,今年的自然灾害与近年同期相比,灾情明显偏重,截至26日上午9时,各类灾害共造成全国1.37亿人次受灾,1074人死亡,270人失踪,62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;40万间房屋倒塌,225万间不同程度损坏,直接经济损失2983亿元。据介绍,自然灾害呈现出以下特点:华中华北华东地区受灾严重,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同比偏多,受灾人员转移安置任务重,城市内涝严重影响市民生活等。目前,民政部已经下拨了16.71亿元中央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补助资金。针对近期我国灾情形势十分严重,杨晓东表示,民政部不断健全完善灾情管理制度,不断加强与减灾委成员单位的部门会商和协作,努力做到灾情报送及时、核查准确、评估科学、发布规范。杨晓东介绍,第一,民政部救灾司和国家减灾中心建立了全年365天、每天24小时的应急制度,实时统计分析、评估、上报和发布灾情。第二,民政部会同国家统计局,制定颁布《自然灾害灾情统计制度》和《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》,对于灾情统计的责任主体、指标要求和报送时限都有系统的全面的规定。第三,基于互联网开发了灾情报送的信息系统,目前全国所有县级以上民政部门以及25个省的乡镇这个层面已经实现了基于互联网的报灾系统。第四,民政部和国家减灾委有灾情会商机制,针对月度和年度灾情进行定期会商,随时对重大灾害过程会商。第五,不断推动基层尤其是农村社区灾害信息员队伍的组建,目前为止全国共有68万余名灾害信息员,同时各级民政部门加强灾情管理业务培训,力求做到报送信息的准确程度。第六,针对特别重大灾害过程,视情派出专家组和技术人员开展灾情现场核查工作。准确的向党中央国务院、向有关部门、向社会公众报告灾情。